10915194_10201882563025166_700734438381732465_n  

因為沒能來得及趕在2014年的最後欣賞這部電影,導致我考慮了許久好不容易才列出的2014年度前二十大佳片排行榜又得重新洗牌,太可惡。我只能說媽的這片真好看,而且好催淚!你們看會不會哭我無法掛保證,但起碼電影的最後,我可是一把鼻涕一把淚,幾乎要大哭。話說我一向就喜歡看跟婚喪喜慶有關的電影,婚禮很有趣,但喪禮更吸引人。本片對我而言就像是英國版的《禮儀師的樂章》,導演的手法低調、內斂,壓抑且不煽情,並且融合了英式獨有的冷冽幽默與自嘲感傷,讓人在平凡的日常當中,看見動人心弦的溫情。

 

男主角約翰是個專門處理無人認領的獨居無親的亡者,負責送他們最後一程的公部門人員,他會很細心地挑選亡者的遺物,推敲亡者的生平,替他們撰寫追弔詞,幫亡者選擇適合的喪禮音樂,甚至因應信仰的不同而安排符合其宗教信仰的喪禮。但因為公部門為了節省人力成本,上司認為約翰處理亡者們的安排花費過於奢多,時間也拖的太久,於是決定將他裁員,並將所屬的部門縮減合併。約翰決定要讓他離職前的最後一場葬禮,能夠有生者的悼念,於是他開始踏上了一趟奇特的尋親之旅。

 

在看著電影的過程當中,看著男主角每天認真且一絲不苟地做著同樣的事情,每天都吃著一樣的魚罐頭、吐司,蘋果跟水,每天都走同樣的路線上下班。做事情有條有理,每一個物件都一定要排列地整整齊齊,弄得乾乾淨淨,無比細心。看著這些被用心對待處理的獨居亡者們的喪禮,可以感受到男主角待人處事所擁有的一顆溫柔的心。可是這片子卻給人好寂寞的感覺,一股沉重的寂寞感重重襲來,讓我忍不住覺得約翰是因為對於孤身一人的寂寞感同身受,所以出於某種情感投射,讓他對獨居亡者們的後事處理總是帶著同理心去關懷與付出。

 

「我喜歡我的工作。」約翰如此說到。對照著約翰的上司認為人死了就不再有任何的感覺,所以也就不需要太過用心去處理這些獨居亡者們的喪禮。「葬禮是為了生者,而非死者。」上司的一席話其實明白點出男主角的心境與立場。說真的某方面來說,這些無人認領的亡者們的喪禮確實不太需要如此認真地大費周章。但看到片中接手這工作的公務員們草率處理的態度及方式,我突然發覺,喪禮可以不豪華,可是處理後事,送亡者最後一程所需要的 " 尊重 " 是一定要有的。出於對 " 人 " 的尊重,莊重地護送亡者到另一個世界。你尊重亡者,其實某方面來說就是尊重你自己。畢竟同樣身為人,我們都會有麼一天。

 

而《無人出席的告別式》是導演烏貝托帕索里尼第二部導演作品。烏貝托帕索里尼,為義大利貴族,電影大師維斯康提的後裔。曾經擔任過《一路到底脫線舞男》的製片,2008年他第一部編導的作品《Machan》即獲得多個國際影展獎項,其中包含威尼斯、布魯塞爾、棕櫚灘等影展的肯定。導演擅長利用平凡的小人物的故事,挖掘出讓人感同身受的心酸之處,能深刻地體會他人的處境,並且投以溫柔的同情與對待。另外《無人出席的告別式》的電影配樂也非常的好聽!每次配樂一出,就可以感到鼻子酸酸的幾乎就要噴淚的感覺。電影看完,會很想馬上把原聲帶買入手。本片的配樂是由英國作曲家瑞秋。波特曼所編寫,她同時也是導演的妻子,夫妻兩人都好有才華,令人欽羨。

 

最後不得不說,本片結尾的劇情轉折也許有人會認為有稍嫌落入俗套之嫌,但我卻覺得導演處理的很漂亮。就在你感到人事間的一切總是無常,人生總是唏噓之時,溫暖的痛點其實是必須要的。就好比看不到,並不代表不存在。也許你的努力看似白費,可是最後多少都一定會有所迴響與回饋。而我非常喜歡導演最後的鋪梗,看得到的,與看不到的,幾乎是一不小心就會成了狗血,但導演卻能低調的拉回並帶出一語雙關之情。於是就在我努力地擦著眼淚的同時,對於導演的敬佩,也打從心底油然而生呀。

 

arrow
arrow

    Murray 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