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賈樟柯導演會說:『我喜歡片中的駱駝。』是呀,就連我看完電影,場燈亮起之後的第一句話居然也是:『我想養駱駝!』連電影中的駱駝都能如此地有靈氣,更何況是電影本身呢。「蜂蜜之夏」應該是近期之內很有看頭的義大利電影了。義大利女導演艾莉絲羅爾瓦雀所編導的第二部劇情長片,初次入選坎城競賽單元,即勇奪去年坎城影展的評審團大獎。全片以傳統十六釐米膠捲拍攝,影片風格粗曠,但卻溫柔細膩地詳實描繪出傳統養蜂農家的生活細節,同時又略帶點魔幻寫實的味道。
而我覺得導演真的很厲害!電影表面上是描述著一名固守傳統,不肯改變的父親,面對懷抱著明星夢,想改善現狀,對所有的一切事物都感到好奇,但卻又想滿足嚴厲父親的期待的大女兒之間所發生的一切爭執與互動。可是其中卻同時點出了城鄉差距、全球都市化、鄉村觀光資源的開發、機械化的危險,農藥毒物的濫用、以及自然資源過度浪費等等的議題。故事背後所探討的問題雖然沉重,但卻是透過片中的一家人步調緩慢的日常養蜂生活來呈現。
嚴厲守舊的老爸,溫柔體貼的媽媽,滿懷心事與明星夢的大女兒,愛跳舞、且時常推說自己身體不舒服以逃避工作的胖胖二女兒,還有一雙調皮搗蛋但卻可愛透頂的三女兒跟四女兒,平凡的一個家庭交織出了一曲寧靜的田園樂章。尤其是爸爸對於大女兒的疼愛,那種嘴巴上總是罵罵咧咧,看似嚴格對待的管教模式,可是父親心底頭最疼、最愛、最重視也最依賴的卻也是大女兒。也因為很愛,所以同時也不願面對大女兒已經長大,隨時都會離去的事實。看著父親不顧妻子反對,興高采烈地把女兒兒時夢想的駱駝給重金買回家,問題是已經長大的女兒早已不對駱駝感興趣。就在這一刻,父親不願面女兒長大的事實被徹底地實體化,實在是好令人感到鼻酸。
選秀的過程令人尷尬、結果讓人失望。沒了資金,抵不過城市觀光的入侵。電影最後人去樓空的一幕簡直是神來一筆,結束的好精彩。但精彩的同時,卻又有一股唏噓的感覺緩緩地從心底油然而生。電影結束之後,回想著電影中的實在是很搶戲的駱駝,大女兒嘴裡吐出一隻隻蜜蜂的神秘容顏,雖然上了年紀但依然是美到爆炸的性感女神莫妮卡貝魯奇,還有在1994年時,由當時年僅17歲的義大利少女歌手 Ambra Angiolini 所演唱的動感好聽的首支單曲 " T'apparten "(我屬於你),同時也是本片畫龍點睛的電影主題曲,再加上熱騰騰的剛拿入手,好美好美的「蜂蜜之夏」原版電影小海報。電影當中種種沒有被提上檯面的一切辛酸皆被掩蓋在這些觀影之後所回味的小卻幸當中。唉呀,「蜂蜜之夏」,實在是一部很難讓人不喜愛、同時也令人深思的電影呀。